1. 社会杂谈 > 新生儿听力筛查:6个家长常见问题解答 【看耳科来广东六一】 >

新生儿听力筛查:6个家长常见问题解答 【看耳科来广东六一】

本文来互联网,如果需要清除掉本段文字,请联系编辑 编辑QQ:53937675 微信:kjlcz1 欢迎投稿本网站,期待和您的合作

从出生开始,婴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听力。尽管大多数婴儿的听力都很好,但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3‰,每年约有2.3万的听力障碍新生儿,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目最多的国家之一。

已有研究发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48-72小时。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干预,从而对他们的沟通和语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问:为什么新生儿需要进行听力筛查?


1、新生儿早期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婴儿,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促进婴儿语言的发育,避免因聋致哑。

微信图片_20220606092712.jpg

2、失聪或有听力障碍的婴儿需要正确的支持、护理和早期干预,以促进健康发育。如果听力状态没有被识别,可能会对宝宝的沟通和语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漏诊的听力损失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社交情感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606092716.png

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问: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如何进行的?


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有两种筛选方法可以使用:

1、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测试听觉神经和大脑对声音的反应。咔哒声或音调通过柔软的耳机播放到婴儿的耳朵中。放置在婴儿头部的三个电极测量听觉神经和大脑的反应。

1654478906379125.jpg

2、耳声发射(OAE):O测量内耳产生的声波。在婴儿耳道内刚放置一个微小探头。当点击或音调播放到婴儿的耳朵中时,它会测量婴儿耳朵的响应(回声)。

这两个屏幕都很快,大约5-10分钟、无痛,并且可以在宝宝睡觉或静卧时完成。

微信图片_20220606092819.jpg


问:如果宝宝没有通过初步听力筛查怎么办?


如果宝宝在出生时没有通过听力筛查,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是聋子或听力障碍。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较敏感,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如筛查时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如残存羊水)、鼻塞呼吸不畅导致呼吸音较响等。

如果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则需要在出生42天内进行第2次的听力筛查(复筛);

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问:如果宝宝被诊断为耳聋或听力障碍,有哪些治疗和干预措施?


对于已经发现的听力障碍患儿,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医学干预措施。

听力学康复是又一重要措施,通过针对个人的声放大设备和感觉装置,即助听器的选配,一达到种补偿性或替代性治疗。其目的是使配戴助听器的婴幼儿最大可能地获得言语声的特征,而且其所听到的言语声强度应当在安全舒适的可听范围。

1654479074556260.jpg

交往能力的评价和干预,是目前对聋儿全面干预的新要求,目的在于促进并形成适应发育水平的言语能力,增强家庭对其子女能力和需求的理解。需要早期干预工作人员和患儿家庭的共同合作,在其语言发育的敏感阶段给予学习语言的前期信号,同时使其获得与其年龄相符的语音能力,视觉、空间、运动能力,形态学辨识能力,语义理解能力,语法组织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问:如果宝宝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否意味着他以后不会有听力损失?


遗憾的是,不是。有些婴儿可能会在童年后期出现听力损失。儿童迟发性或进行性听力损失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耳部的频繁感染、麻疹或脑膜炎等其他感染、头部受伤、暴露于破坏性的噪音水平和二手烟等。需要延长新生儿重症监护时间的新生儿,后期听力损失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微信图片_20220606093135.jpg

即使宝宝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家长仍应注意随着孩子的成长可能出现以下听力损失迹象:


➤新生儿:家长可以在距离孩子20-50公分拍拍手掌,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并没有安静下来,那么孩子的听力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8-12个月宝宝:当宝宝听到熟悉的声音并没有回过头去,听到别人的说话声也不会呀呀学语。


➤1岁半的宝宝:宝宝对于一些很容易发音的字或者很容易做的动作,一直不会做。


➤2岁的宝宝:对于大人发出的简单命令,如果不通过眼睛看,就不能按照命令去做。


➤3岁的宝宝:不能判断声音来源,像走、进来、大、小等词,不懂也不会用。


➤4岁的宝宝:不懂得前后左右等简单的方向,不会将近期发生的事情和经历联系起来。


➤5岁的宝宝:不能正常的和别人交流,孩子说的话别人很难听懂。


➤上学后: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行为能力也较一般孩子差,爱感冒,容易耳朵疼。


问:如果宝宝通过了第一次听力测试,为什么还需要更多的筛查?


即使宝宝没有听力变化的迹象,美国儿科学会(AAP)也建议他们在4、5、6、8和10岁时再次进行筛查,建议在11-14、15-17和18-21岁之间的某个时间或任何有顾虑的时候,进行补充筛查。

对于听力损失风险较高的儿童,建议进行更频繁的后续筛查。听力损失有时是渐进的,一开始很难注意到。常规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变化,越早发现婴儿的听力变化,干预措施就越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实施听力筛查,能够对大多数听力障碍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进而有效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地减低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所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各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1654479161159935.jpg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商会资讯网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kjlcz@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